一、糖尿病是什么?
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慢性、全身性、代谢性疾病,主要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
不足或作用缺陷,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及出现尿糖。糖尿病分为两型:1型糖尿病,多发生于青少年,主要是由胰
岛素不够引起;2型糖尿病,多见于30岁以后中、老年人,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,病因主要是机
体对胰岛素不敏感(即胰岛素抵抗)。
二、糖尿病有哪些临床表现?
糖尿病在发病初期,可以没有任何症状,只是血糖超过正常值。以后随着病程的进展,逐渐出现容易饥饿、
口干舌燥、饮食量增大、尿量增多、消瘦乏力等症状。临床上常将糖尿病的这些典型症状概括为“三多一
少”,即多饮、多食、多尿和体重下降。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升高,可对全身各种器官造成损害,引起多种并
发症,如心肌梗塞、脑血管意外、肾功能衰竭、皮下出血、缺血性溃疡、各种感染性疾病等,从而给健康带
来极大威胁。
三、为什么会患糖尿病?
引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,主要是糖尿病家族史、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、不良的饮食习惯、体力活动减
少、肥胖、大量饮酒、精神紧张等。
四、如何诊断糖尿病?
1. 糖尿病症状+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≥11.1mmol/l(200mg/dl)
2. 空腹血浆葡萄糖(FPG)水平≥7.0mmol/l(126mg/dl)
3.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中,2hPG水平
≥11.1mmol/l(200mg/dl)
五、怎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?
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,首先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:
1.有糖尿病家族史。
2.有异常分娩史。
3.反复感染。
4.阳痿。
5.有多尿、口渴、多饮,或有近期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。
6.偶有尿糖阳性而空腹血糖正常者也要怀疑是否有糖尿病,应作进一步检查。
7.反应性低血糖。
8.年轻患者发生动脉硬化,冠心病,眼底病变等应怀疑有无糖尿病。
当出现以上情况时应考虑糖尿病,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。
六、糖尿病有哪些注意事项?
1、对糖尿病要有正确的认识,坚持按医生的正确方案积极治疗,并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。
2、严格控制饮食,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,应按医生指导的食谱进食,并保证按时进餐。
3、适量运动,但注意防止过度疲劳。
4、注意个人卫生,避免受凉,预防各种感染。
5、注意各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,同时也要注意别的药物对血糖的影响。
6、当血溏下降或尿糖减少时不应马上停药,尤其是1型糖尿病,一般胰岛素要坚持终身。
7、应坚持每天餐前半小时测尿糖,如尿糖增多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和处理。
七、饮食上需要如何注意?
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先决条件,也是最重要的一环,因而糖尿病的饮食应遵循以下原则:
1.打破“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”的错误观念。
2.避免甜食,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。
3.减少摄取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。
4.多食用高纤维食物。
5.定时定量,少食多餐。
6.食用糖尿病食品与普通食品一样要限量。
7.戒烟、忌酒,少食辛辣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