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¹³尿素呼气试验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有效方法和“金标准”。检查过程短,检查前请空腹,维持正常呼吸,将0分钟气袋吹满气体,然后用温饮水冲服幽立显试剂,静候30分钟后,将30分钟气袋吹满,最后把两个气袋样本插接红外光谱仪上进行检测,就可以灵敏、准确的检测出患者是否有感染幽门螺杆菌。
温馨提示:家庭成员,若一人查出感染幽门螺杆菌,建议家庭其他成员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,为了家人共同的健康。
研究表明,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风险。2017年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推荐:铋剂+质子泵抑制剂(PPI)+2种抗菌药物组成的四联疗法作为主要的经验治疗方案。抑酸剂在根除方案中起重要作用,抑酸效果越强,HP根除率越高,选择作用稳定、疗效高、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较小的PPI(如艾司奥美拉唑等),可提高根除率。
推荐的四联方案中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用法
编号 | 抗生素组合 | 铋剂 | PPI | |
1 | 阿莫西林 | 克拉霉素 | 标准剂量铋剂 | 标准剂量PPI |
2 | 阿莫西林 | 呋喃唑酮 | 标准剂量铋剂 | 标准剂量PPI |
3 | 四环素 | 呋喃唑酮 | 标准剂量铋剂 | 标准剂量PPI |
4 | 四环素 | 甲硝唑 | 标准剂量铋剂 | 标准剂量PPI |
5 | 阿莫西林 | 左氧氟沙星 | 标准剂量铋剂 | 标准剂量PPI |
6 | 阿莫西林 | 四环素 | 标准剂量铋剂 | 标准剂量PPI |
7 | 阿莫西林 | 甲硝唑 | 标准剂量铋剂 | 标准剂量PPI |
知识充电:
什么是幽门螺杆菌?
幽门螺杆菌(HP):
一种存在于人胃部的螺旋状细菌
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胃癌Ⅰ类致癌原
最早有Marshall和Warren教授首次培养并鉴定出,是消化性溃疡、慢性胃炎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原因,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原。HP在我国的感染率已达到60%。
HP感染后胃癌发生模式:
1995年Correa提出:HP感染→慢性浅表性胃炎→萎缩性胃炎→肠化生→异型增生→腺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