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查显示, 长期积累损伤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诱因。反复弯腰、扭转动作以及伏案工作这几个动作,最易引起腰椎间盘破坏。一般认为,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分为四种类型:
急性损伤型: 像扛大米等。当椎间盘压力增高时,髓核从纤维环薄弱处或裂隙处突出。突出物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产生放射性下肢痛。当椎间盘有了生理性退变或纤维环有了裂隙时, 当腰椎间盘突然受到挤压或扭曲, 可使髓核从纤维环的裂隙突出到椎管内。
受凉型: 这部分患者没有外伤史, 也没有参加任何体力劳动, 仅仅是在受凉后发病。这是由于受凉后会使腰部肌内和韧帯紧张性增加, 使椎间盘内压力增高, 促使已经退变的纤维环发生破裂。
坐姿不良型:长期久坐或站立的职业人群(如产业工作、办公室工作人员、司机、售货员及纺织工人等)最容易“坐不正、站不直”。由于工作时间长, 不可能时刻保持腰部的挺立, 稍稍弯曲可能更舒服, 但是不良的姿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给你腰部埋下“祸根”。
睡姿不良型:像躺在床上看电视,虽然舒服,但是腰部长期后凸又没有支撑, 处于弯曲状态, 随着时间的推移,腰椎间盘的水分丧失、弹性减低及结构松弛,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。